继电保护之什么是距离保护?距离保护的原理是什么
在继电保护系统中什么是距离保护?
继电保护首先要区分电力系统的三种运行状态,即正常运行状态、异常状态和故障状态。 针对线路中的相间短路故障,通过测量短路点电流幅值的变化,系统配备相应的过流保护。 另一个例子。 针对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经常出现的单向接地故障,通过测量母线某段零序电压的变化,为系统配备相应的零序电压 保护。 上述两种电流和电压保护的主要优点是简单。 经济可靠。 但由于其整定选择、保护范围、灵敏度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影响较大,难以适用于较高电压等级的复杂电网。 为了满足较高电压等级复杂电网中继电保护故障元件快速、选择性切除的要求,引入短路时电压和电流同时变化的特性来穿越短路。 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的比值来反映故障点到保护装置的距离来整定保护。 这就是距离保护。 根据欧姆定律,我们知道电压与电流之比对应于电阻。 在大型电网中,欧姆定律也适用。 因为系统中不仅有纯电阻,还有各种线圈器件产生的电感,以及线路和地以及电缆线路本身内存在的各种电容,所以测得的电压与测得的电流的比值就是被测电压与被测电流的比值。 通常,距离保护通过测量短路阻抗来间接测量并确定故障距离。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
假设AB线两端均设有保护装置(两点分别为首端和末端)。保护装置1安装在线路首端A,保护装置2安装在线路首端B。根据继电保护的选择性要求,只有A、B之间发生故障,保护装置才会动作。如果 故障发生在AB线外,保护装置不应动作。这与电流保护相同。电流保护会预先设定一个整定电流,以保证下一级线路出口出现短路时保护不会误动作。例如,距离保护也会提前设置设定距离。对于线路A首端的A测量保护,在其正方向,即从A到B的方向,需要设置小于线路全长的保护范围。这个保护范围称为整定距离。当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距离保护首先会判断故障的方向。如果故障位于保护区域的正方向,例如故障发生在正方向的某个点,那么保护装置在保护时会尝试测量故障点到故障点的距离,将故障距离与整定距离进行比较,显然小于整定距离,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内此时,保护立即动作,跳出手端M处断路器。若正方向点故障。该故障距离大于设定距离。 如果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之外,则保护1不动作,断路器不跳闸。反方向的点此时不需要比较和测量,保护装置将直接判定为外部故障而不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