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局放,局部放电会造成什么危害?
局部放电量及其隐患解析
一、局部放电量的定义
局部放电是指电气设备绝缘系统中,因电场集中或材料缺陷引发的 局部小范围放电现象,但未形成贯穿性通道。其放电量通常以 皮库仑(pC) 或 毫伏(mV) 为单位量化,反映放电强度。
典型场景为绝缘内部气泡击穿,导体表面毛刺放电,绝缘分层或裂纹处放电,当局部放电量超过安全阈值(如 IEC 60270 标准规定:电力设备允许值一般≤300pC),会引发电腐蚀:放电产生的高能电子撞击绝缘材料,破坏分子结构(如环氧树脂碳化);化学腐蚀:放电生成臭氧(O₃)、氮氧化物(NOₓ),腐蚀有机绝缘;绝缘击穿:放电通道延伸导致相间或对地短路(如GIS设备放电引发母线短路);电弧引发火灾:油浸设备(变压器)中放电引燃绝缘油,造成爆炸。电磁干扰:高频放电脉冲干扰继电保护信号(如误动率上升5%~10%);电能质量恶化:放电导致电压波动,敏感设备停机(如数据中心UPS异常切换)。
二、不同设备的局部放电限值与典型危害
高压电缆 ≤10(交接试验) 绝缘层电树枝生长,5年内击穿风险↑80%
GIS设备 ≤5(运行中) 金属颗粒放电烧蚀,引发SF6泄漏
干式变压器 ≤300(出厂试验) 环氧树脂开裂,匝间短路概率↑50%
油浸式变压器 ≤100(运行中) 油纸绝缘碳化,产气导致瓦斯继电器误动
三、检测与防控措施
检测技术:手持式局部放电检测仪
超声波检测:定位放电点(精度±10cm);
超高频(UHF)检测:识别放电类型(灵敏度达1pC);
暂态地电压(TEV):评估开关柜内部放电强度。
局部放电是电力设备绝缘劣化的 “早期癌症”,其超标将引发连锁反应,会干扰系统运行,增加故障风险,长期:摧毁绝缘结构,导致灾难性事故。通过精准检测(如UHF+超声联合定位)和主动干预(如局部修复或绝缘强化),可有效延长设备寿命,保障电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