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安全工器具包含哪些?
绝缘安全工器具是电力行业、工矿企业及电气作业中用于保障人员与设备安全的重要工具,其主要功能是隔绝电流、防止触电、降低电弧危害等。根据国家标准(如GB/T 34015-2017《带电作业用绝缘工具》)、行业规范及实际应用场景,绝缘安全工器具可分为基本绝缘安全工器具、辅助绝缘安全工器具和带电作业用绝缘工具三大类,具体分类及用途如下:
一、基本绝缘安全工器具
这类工具直接接触带电设备或可能接触带电体,其绝缘强度足以承受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是防止触电的第一道防线。
绝缘操作杆(令克棒)
用途:用于分合高压隔离开关、跌落式熔断器,或安装、拆除临时接地线。
结构:由绝缘管(环氧树脂或玻璃钢材质)和金属工作头组成,耐压等级根据电压等级设计(如10kV、35kV)。
标准:长度需满足安全距离要求(如10kV操作杆有效绝缘长度≥0.7m)。
验电器
用途:检测电气设备或线路是否带电,分为高压(6kV以上)和低压(500V以下)两类。
类型:声光验电器、电容式验电器、非接触式验电器。
要:使用前需在已知带电体上验证有效性,且需定期试验(如每半年一次)。
绝缘夹钳
用途: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带电安装或拆除熔断器、螺丝等小型作业。
结构:钳头为金属材质,手柄及绝缘部分需满足耐压要求。
核相器
用途:核对电力系统相位是否一致,避免相间短路。
类型:无线核相器、有线核相器,绝缘杆长度需匹配电压等级。
二、辅助绝缘安全工器具
辅助工具本身绝缘强度不足以承受工作电压,但可增强基本绝缘的防护效果,用于防止接触电压、跨步电压或电弧伤害。
绝缘手套
用途:低压带电作业时防止手部触电,高压作业中作为辅助防护。
分类:
00级:耐压500V(低压作业);
0级:耐压1000V;
1级~4级:耐压从7500V至36000V(高压辅助防护)。
注意事项:使用前需检查气密性(充气法),避免与尖锐物接触。
绝缘靴(鞋)
用途:防止跨步电压触电或辅助隔离地电位。
耐压等级:低压绝缘鞋(6kV/1min),高压绝缘靴(15kV/1min)。
使用场景:雷雨天气巡视、高压设备区操作。
绝缘垫(毯)
用途:铺设在配电柜、开关柜前,隔绝人体与地面的电流通路。
标准:厚度≥5mm,耐压等级分5kV(低压)和25kV(高压)。
维护:定期清洁,避免油污腐蚀。
绝缘遮蔽用具
包括:绝缘隔板、绝缘罩、绝缘套管等。
用途:临时隔离带电体,防止误触或短路(如配电柜内母线遮蔽)。
材料:橡胶、环氧树脂等,需耐高温、抗老化。
安全帽
绝缘型安全帽:防护头部触电或坠落物冲击,耐压20kV(1min)。
要求:帽壳无裂纹,有效期通常≤30个月。
三、带电作业用绝缘工具
专为高压带电作业设计,需通过严格的型式试验和预防性试验。
绝缘斗臂车
用途:高空带电作业平台,绝缘臂可承受110kV及以上电压。
防护:作业人员需穿戴全套绝缘防护装备(手套、服、靴)。
绝缘软梯、硬梯
用途:攀登至带电设备区域,材质为环氧树脂或玻璃纤维。
试验:每半年进行一次静负荷试验(施加1.2倍工作载荷)。
绝缘绳索
用途:吊装工具、传递物料或固定导线,耐压等级根据直径和材质确定。
类型:蚕丝绳、尼龙绳,需防潮、防紫外线老化。
绝缘服(屏蔽服)
用途:等电位作业时均压屏蔽,避免人体流过电流。
组成:帽子、上衣、裤子、手套、袜子连成整体,电阻≤20Ω。
标准:GB/T 6568-2008《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
四、其他专用绝缘工具
放电棒
用途:对停电设备残留电荷进行接地放电,防止电击。
结构:绝缘杆+接地线+金属触头,操作时需先接地后接触设备。
绝缘测试仪器
包括:绝缘电阻测试仪(兆欧表)、耐压测试仪等,用于工器具的定期检测。
防电弧装备
用途:抵御短路电弧的高温冲击,包括防火面罩、防电弧服等。
标准:电弧防护等级(ATPV值)需符合IEEE 1584。
五、检查与维护要求
定期试验
基本绝缘工具: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耐压试验(如绝缘杆加压至额定电压的3倍)。
辅助绝缘工具:绝缘手套、靴每6个月耐压试验,绝缘垫每2年试验。
日常检查
使用前检查:无破损、污垢、受潮或变形。
储存条件: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与化学物品隔离。
报废标准
绝缘层龟裂、老化、机械损伤;
试验不合格或超过有效期(如安全帽使用超过30个月)。
总结
绝缘安全工器具是电气作业中不可或缺的防护装备,其合理选用、正确使用和严格管理直接关系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需根据电压等级、作业类型(如停电检修、带电作业)匹配工具,并严格执行定期检测与维护规程,确保其绝缘性能始终处于可靠状态。